牡 丹 皮

植物来源: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。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,喜温暖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耐寒性较强,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、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中,在我国多地有栽培。采收加工:一般在栽培3-5年后采收,秋季采挖根部,除去细根和泥沙,剥取根皮,晒干,习称“连丹皮”;或刮去粗皮,除去木心,晒干,习称“刮丹皮”。
连丹皮:呈筒状或半筒状,有纵剖开的裂缝,略向内卷曲或张开,长5-20cm,直径0.5-1.2cm,厚0.1-0.4cm。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,栓皮脱落处粉红色;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,有明显的细纵纹,常见发亮的结晶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淡粉红色,粉性。气芳香,味微苦而涩。刮丹皮:外表面粉红色或淡灰黄色,其他特征与连丹皮相似。
牡丹皮主要含有酚类成分,如丹皮酚、丹皮酚苷等;还含有萜类成分、挥发油、有机酸等。其中,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,具有多种药理作用。
性味归经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功效:清热凉血,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、血热吐衄等病症,常与水牛角、生地黄等配伍使用;活血化瘀,能治疗经闭痛经、癥瘕积聚、跌打损伤等,如配伍桃仁、红花等;退虚热,对于阴虚发热、骨蒸潮热、夜热早凉等有较好的疗效,常与青蒿、鳖甲等配伍。
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证:常与水牛角、生地黄、赤芍等同用,如清营汤,可用于高热神昏、斑疹紫暗等。治疗瘀血证:治经闭痛经,可与桃仁、红花、当归等配伍;治跌打损伤,可与乳香、没药、当归等合用。治疗阴虚发热证:常与青蒿、鳖甲、生地黄等组成青蒿鳖甲汤,用于阴虚内热、骨蒸潮热等。
孕妇慎用,因为牡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。血虚有寒者不宜使用,以免加重虚寒症状。月经过多者慎用,防止出血过多。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牡丹皮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降血压、抗血栓、抗肿瘤等作用。丹皮酚还具有镇静、催眠、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。在临床上,牡丹皮的制剂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、湿疹、银屑病等疾病。